CSS 数学函数clamp()用法简析
CSS 数学函数clamp(),主要是应用在字体大小、间距、尺寸等属性的自适应效果中,它可以设置动态变化的值。
一、clamp() 语法解析
font-size: clamp(最小值, 理想值, 最大值);最小值是允许的最小值,理想值是动态变化的相对值,最大值是允许的最大值。实现的效果是字体大小会随着视口宽度变化,但永远不会小于最小值或超过最大值。
二、举例
span { font-size: clamp(1.5rem, 3vw + 1rem, 3rem);},如果根字体大小是16px,那么span的值会在24px和48px之间随视口宽度而改变。
三、比例计算
理想值 = (最大字体 - 最小字体) / (最大视口 - 最小视口) * 100vw + 修正值
比如:最小字体
24px(375px 宽度),最大字体 48px(1920px 宽度)变化值:(48 - 24) / (1920 - 375) = 24 /
1545 ≈ 0.0155 → 1.55vw 修正值: 24px - (0.0155 * 375) = 24 - 5.8125 =
18.1875px → 1.137rem。最终font-size: clamp(1.5rem, 1.55vw + 1.137rem,
3rem);
四、clamp() 优势及弊端
使用clamp()
实现响应式,代码比较简洁,维护方便,同时过度比较平滑,无需设置断点,自动连续变化。但需要提前设计和计算数值。而且clamp()
缺乏媒体查询的精度,特别是需要精确控制特定屏幕尺寸的布局变化时,clamp()
并不适合,尤其是在一致性和可预测性是关键的设计系统中,最好用媒体查询来解决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